普尼高效薄膜太阳能电池中试线调试成功
林飛帆可能是看透了這個死局才會選擇民進黨,因為唯有先讓泛綠陣營最大化,使藍不再是選項,讓大選擺脫藍綠對決而成為小黨合縱對付民進黨,那麼具台灣認同的知識份子才可能真正沒有後顧之憂地實踐自我,台灣也才更有可能在他們的督促下得利。
2016年聽過離岸風電的人很少,聽過丹能的人更少。彰化在1723年建縣,1784年鹿港開港,海上帶來的商機後來因風大、淤積而沒落。
台灣至今僅有苗栗外海二架風機,但有人不知道台灣已經有離岸風機,也有人誤以為風機已經都蓋好了。多數的情況是以陸上風機的經驗去想像,加上地方盛傳各種謠言,包括風機會破壞地理風水,讓鴨子生不出鴨蛋來,還會讓男生喜歡男生、女生喜歡女生等,對離岸風電的誤解很多。一兆元聽起來很多,但能做什麼?離岸風電又是什麼?對於這個鮮少人聽過的產業,地方溝通第一問——台語的「離岸風機」怎麼說?陳文彬笑說,「我就說未來要在外海插1000支的プロペラ(phu-lóo-phé-lá)。但2019年1月,沃旭宣布暫停在台投資計畫,發函給在台供應鏈停止執行已動工的合約時,卻讓關注再生能源的人驚心。1兆1190億元投資、2萬人工作機會,將如何翻轉地方的樣貌與未來?其實是很難想像的。
擔任彰化縣文化局長期間,陳文彬設法將離岸風電轉換為鄉親聽得懂的語言。唯恐這個全台最大規模離岸風場建置商離開,不僅會延後風電建置進程,還牽動外商投資台灣的信心。在大會堂百步梯的和理非市民,何以要落得四面楚歌的恐懼?在最和理非的這一隅(商場內的是有消費能力的和理非),大家都明白大會堂放映會不反對通知書到2300。
大家也不斷互相報告:沙田站反覆地開放關閉,防暴推進的方向……漸漸,再說四周兇險已是廢話,取而代之的是討論沙田圍站/車公廟站/旺角東站/大圍/第一城的情況。大約2030,氣氛緊張起來,距離通知書結束時間還有兩個半小時。不准留在外面,又不准離去,然後不准留在商場——我想市民只能蒸發。12點,新城市中庭剩下記者,廣播著不知名的悠閒音樂,直播中只見滿目瘡痍,太滑稽。
更重要的是,佈滿警力的三樓,是地政總署資料列明的公共空間,必須24小時開放。這裏表面一片和理非,但各人在手機中都得知警察正從四面八方掩至:正面是新城市廣場的驅散遊人行動。
警方在晚上9時開始不斷在三樓驅趕、喝罵市民、情緒失控、在室內使用胡椒噴霧、更無差別與市民毆打,這行動的目的為何?Photo Credit: Ivan Abreu / Newscom / 達志影像警察想不想市民離開?不1740年因為荷蘭殖民政府在管理華人上深受威脅,首度對巴達維亞地區的華人發動慘絕人寰的排華屠殺事件,史稱紅溪慘案。除了原來的佛教信仰神祇如觀音菩薩、達摩祖師與十八羅漢外,也廣納增添了道教信仰的神明如玉皇大帝、清水祖師與土地公等,並在院內興辦私墊「明誠書院」,讓華人子弟學習四書五經。延伸閱讀: 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建巴達維亞,華人被任命為「甲必丹」成殖民者合作夥伴 漫步雅加達老城區,透過荷殖舊建築見證一座城市的興起 印尼華人的認同難題:「如果不生在印尼有多好,但這還是我的故鄉」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《看見印尼: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》,玉山社出版・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。
Photo Credit:Wikipedia CC BY SA 3.0 1953年的草埔 草埔華人區的寺廟、老店 座落在雅加達市北部班芝蘭街(Jalan Pancoran)鄰近地區的華人老社區,見證了3個多世紀以來華人落戶生息的故事。Photo Credit:Gunawan Kartapranata CC BY SA 3.0 金德院內,攝影於2008年。另一原因是若將店招掛在外面,必須繳交很高的廣告稅。在衛塞節舉辦浴佛活動。
慢慢自癒後的華人,文化風華再現,只是1965年開始的一系列印尼政府排華政策,以及1998年的金融危機、政治動亂與排華暴動,讓草埔的華人社區再度陷入困境,人身安全與華人財產遭受嚴重的侵犯,當年暴徒縱火焚燒房屋與牆上燒焦的印記猶歷歷在目。德記另一次拉下店門,是在1998年5月的排華暴動期間。
梁良春接手父親草創事業後,1931年買下鄰舍,打通成為今天的格局,現由第3代兄弟們接手經營,老大小名阿耀,印尼名字拉蒂‧尤廬斯,他表示1965年蘇哈托總統禁華文、華語、華社、華校與華報後,德記也拆了店招,並關門了一段時間。這段期間,廣場總會聚滿從各地聞風而至的行乞者,耐心等待善男信女們的佈施。
文:李東明 編按:本文為《看見印尼: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》書摘,內容關於雅加達華人社區 的重要地標和老店。德記茶室入口處賣乾麵的攤販,以及店內角落只有早上才推出的藥膳鱉湯(Pioh Obat)小販,也為老牌的德記注入一些美食新選項,互惠雙贏。中元普渡孤魂野鬼期間,則會舉辦類似台灣的搶孤活動。1755年由華人甲必丹Oei Tjsi-lauw在原址上重建寺廟,命名為金德院。Photo Credit:德記茶室 德記茶室 德記茶室未掛牌前,靠的是來自廣東的第一代移民梁貴忠先生,以手推車在班芝蘭街與草埔市場地區沿途叫賣,辛勤的果實就是1927年終於讓流動咖啡車落戶到現址上。草創時期的觀音亭,是一座以和尚為住持的佛寺,鼎盛時期據稱同時有18位和尚入住佛寺。
萬萬沒想到,身上流著一點台灣原住民血液的我,在二○○九年開始的五年半印尼駐外生活中,台灣原住民的純樸、笑口常開、喜愛分享與群體感很重的性格,竟會在印尼許多原住民族朋友的身上找到了共鳴點、發酵,讓我可以享受如魚得水、悠遊自得的感覺。目前德記的冰咖啡原料,係由採自蘇門答臘北方與南方的Arabica與Robusta 咖啡豆混製調配而成,口感獨具,尤其是阿耀親手調配的「達達超濃咖啡」,若非咖啡癮君子,請勿輕易嚐試。
觀音亭也在事件中遭到焚燬,只有一張雍正2年(1724年)的供桌得以倖免於難。由於荷蘭殖民政府禁止華人在巴達維亞城內設置寺廟,1650年由當時荷蘭統治者委任管理華人的第2號人物Guo Xun-guan雷珍蘭(Lieutenant,第1號人物的職稱為甲必丹Capitan),在城南的草埔地區興建第1代金德院,當時稱觀音亭(Guan-yin Ting),造型古樸。
作者:李東明相對於災難、印傭、排華、交通紊亂等刻板印象, 本書中的印尼既豐富多元又繽紛, 是個充滿活力、樂天的微笑國度。班芝蘭街頭一間接一間的中藥店,以及早上擁擠不堪的傳統市場與小吃攤等等,也都是讓當地常客流連忘返,同時也吸引著外來遊客陸續探索的尋寶地。
印尼政府30幾年的排華同化政策似已初具成效,也造就了現今不太像傳統唐人街的草埔華人區樣貌。已有360幾年歷史的金德院,2015年元宵節前夕,可能因為重達300公斤、可點燃6個月的大香燭火苗飄落,引燃堆積的金紙與銀紙,一發不可收拾,燒燬了40多尊神像,所幸觀音像與其他重要文物得以順利搶救出來,並無人員傷亡。觀音亭這個稱謂,後來由爪哇島上的原住民轉譯為Klenteng,成為印尼人對華人寺院的統稱,因此,金德院的印尼文就稱Klenteng Jin-de-yuan(或稱Vihara Dharma Bhakti)。最好是硬著頭皮走入鄰近商店問路,如果夠幸運,說不定可以在店員的熱心協助帶領下,輕鬆的從各式攤販與眼花撩亂的店招中,如願入室享受已近百年老店的老咖啡與傳統點心。
城南舊事 1740年10月的巴達維亞城大屠殺,原住老城區內的上層華人房舍幾乎全數焚燬,鮮血染紅了整條大河與鄰近河道,荷蘭殖民政府一不做二不休,將華人倖存者移出老城區,讓他們在城外西南角、華人俗稱草埔(Glodok)的地區,另起爐灶。德記茶室(Kopi Es Tak Kie),草創時期稱德記戈丕室(Kopie Us Tak Kie)座落在原名格羅里亞(Gloria)巷的大南門三巷裡,外人即便在原本就已嫌狹窄的巷弄穿梭尋找,還是難得其門而入。
金德院(Jin-de-yuan)是草埔華人地區最早興建的寺院另一原因是若將店招掛在外面,必須繳交很高的廣告稅。
德記另一次拉下店門,是在1998年5月的排華暴動期間。慢慢自癒後的華人,文化風華再現,只是1965年開始的一系列印尼政府排華政策,以及1998年的金融危機、政治動亂與排華暴動,讓草埔的華人社區再度陷入困境,人身安全與華人財產遭受嚴重的侵犯,當年暴徒縱火焚燒房屋與牆上燒焦的印記猶歷歷在目。
這段期間,廣場總會聚滿從各地聞風而至的行乞者,耐心等待善男信女們的佈施。Photo Credit:Gunawan Kartapranata CC BY SA 3.0 金德院內,攝影於2008年。1740年因為荷蘭殖民政府在管理華人上深受威脅,首度對巴達維亞地區的華人發動慘絕人寰的排華屠殺事件,史稱紅溪慘案。萬萬沒想到,身上流著一點台灣原住民血液的我,在二○○九年開始的五年半印尼駐外生活中,台灣原住民的純樸、笑口常開、喜愛分享與群體感很重的性格,竟會在印尼許多原住民族朋友的身上找到了共鳴點、發酵,讓我可以享受如魚得水、悠遊自得的感覺。
Photo Credit:德記茶室 德記茶室 德記茶室未掛牌前,靠的是來自廣東的第一代移民梁貴忠先生,以手推車在班芝蘭街與草埔市場地區沿途叫賣,辛勤的果實就是1927年終於讓流動咖啡車落戶到現址上。延伸閱讀: 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建巴達維亞,華人被任命為「甲必丹」成殖民者合作夥伴 漫步雅加達老城區,透過荷殖舊建築見證一座城市的興起 印尼華人的認同難題:「如果不生在印尼有多好,但這還是我的故鄉」 書籍介紹 本文摘錄自《看見印尼:橫跨赤道的彩虹國度》,玉山社出版・透過以上連結購書,《關鍵評論網》由此所得將全數捐贈聯合勸募。
金德院(Jin-de-yuan)是草埔華人地區最早興建的寺院。班芝蘭街頭一間接一間的中藥店,以及早上擁擠不堪的傳統市場與小吃攤等等,也都是讓當地常客流連忘返,同時也吸引著外來遊客陸續探索的尋寶地。
Photo Credit:Wikipedia CC BY SA 3.0 1953年的草埔 草埔華人區的寺廟、老店 座落在雅加達市北部班芝蘭街(Jalan Pancoran)鄰近地區的華人老社區,見證了3個多世紀以來華人落戶生息的故事。德記茶室入口處賣乾麵的攤販,以及店內角落只有早上才推出的藥膳鱉湯(Pioh Obat)小販,也為老牌的德記注入一些美食新選項,互惠雙贏。
#相关推荐
-
评论列表 (0条)